方泰中学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导处计划
一、指导思想
在“双减”政策和“五项管理”背景下,根据学校新的五年规划,将继续围绕“方圆有致,共享幸福”的办学理念,以关注教师专业发展,关注学生学业和生命成长,开展扎实有效的教学管理工作。深化教学常规管理,完善课程建设,充实课程内涵,深入开展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研讨,持续提高教学质量,提升学校办学品质。
二、现状分析
部分学科有区骨干教师领衔,但辐射面不广,学校教学教研缺乏质的提升;多年没有新招教师,教研组的新生力量和新老更替不足;学校部分老教师职业倦怠,导致教学管理制度执行力度不够;教师对本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够关注,导致学校部分教师教育理念与学校办学、育人理念不同步。以上这些现状都阻碍了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升。鉴于此,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。
三、本学期工作目标
1.着手开展方圆课程开发,结合市级或区级项目化建设,推动课程建设。
2.结合大数据跟踪及评价,有效梳理教学常规,深入落实教学管理,保障教学质量。中考学科进行校本化落实,及时做好校本更新。各学科完善校本作业设计,研究基础性作业和分层作业,提升教学效率。
3.挖掘本校及周边资源,形成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新局面。以综合课程创造力和项目化学习为抓手,丰富课程模块建设和实施,使课程更加符合方中学子多元发展需求。
4.通过完善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机制,提高各年级整体教学质量,在教学“有效性”的基础上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,积极探索课后服务的有效形式,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。
5. 积极助推学校分层教学辅导及学生分年级学习习惯养成教育,尤其在学困生培养方面积累有效经验。
四、工作要点及举措
做好两类课程的完善及课程融合,打通场域限制,促学生乐学善思。着重对学校课程建设、教学质量、科技活动三大重点工作进行重新布局和攻坚。
(一)全面整合学校课程相关资源,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
1.基础型课程方面
继续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所有规定课程。以教研组(或备课组)为单位,做好基础型课程资源的积累工作,做到组内资源共用共享、迭代更新,为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工作做准备。
2.综合型课程方面
综合型课程多元化。结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要求,学校制定《嘉定区方泰中学拓展型课程实施方案》、《嘉定区方泰中学探究课程实施方案》、《方泰中学行明德综合课程规划》,统整劳技、科学、探究、拓展课以及综合实践活动,构建“普及型必修课程”、“兴趣型选修课程”和“项目化提升课程”模块。
“普及型必修课程”通过课程、活动和讲座,为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科创、环保、劳动、艺术、心理、爱国主义教育等。利用青少年科创集散地资源,打造以环保为主题的选修和必修课程。
“兴趣型选修课程”以学生社团活动为主,采用教师和学生自主申报、教师面试等形式相结合的方式,遵循“多元、适应、自愿选择”的实施原则,注重动手和实践。原有的“特色体育”、“艺术素养”、“人文素养”、“科技创新”四类拓探课外,本学期的课后服务也增开了一天的选修课程。同时,进行一次“圆课程展示”活动,激发学生志趣潜能。这些课程面向全体学生,力争为学生的新中考助力。
3.项目化课程方面
“项目化提升课程”面向学有余力及有特长的学生。通过组建“校外专家团”+“校内导师团”,指导学生个人和团队参加各类科创比赛,孵化科创课题和项目,取得了学生、教师和学校的荣誉。“社区治理”项目,最大的特色是基于真实情境,学生真正走入社区,以“观察者”和“学徒”的角色身份参与到社区治理。本学期二期“陆巷社区电瓶车安全隐患清零”,除了进一步扩充完善指导教师队伍,我们更进一步明确了,项目实施需要强调研究真问题且真的研究问题,注重课程综合,加强课程设计和证据链的收集,实现将社会设计和项目化学习运用其中,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潜能。
(二)落实教学常规抓质量,进一步探索高效愉悦课堂的范式并实践
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,唯有精细化的管理、科学的架构才能提高教学工作的有效性,实现高质量的教学工作。本学期将梳理教学常规工作,结合教师评价,通过备课组教研组的研修管理、课堂教学监控、学业数据分析和多方评价汇总,不断保障与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。
1.强化规范引导,完善质量保障
继续加强备课、教研管理,明确教研组长、备课组长工作职责。备课流程要求做到“主备、研讨、修改、实施、反思 ”。在定时、定点的基础上做到定主题,加强教研组研讨氛围,避免备课活动只是统进度,完善主备和二次备课流程,明确具体备课要求。同时,教学处与教研组结合,要做到常规检查与抽查相结合。教研组长做好五环节的日常检查,原则上每月一次,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应老师,做到对组内每个老师的教学情况心中有数,及时纠正组内老师教学中的各种小问题。同时,教学处根据不同阶段的重点及问题,对部分教师进行教学抽查,抽查结果计入考核。
逐步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,确定教研、教学、考试等各项工作的管理目标、实施流程和执行标准。成立教学调研小组,通过听课、参研、督导,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分析、指导、调控,确保教学质量稳步发展。同时将进一步完善考试测验管理制度,对命题、考务、监考、阅卷、分析等相关环节细化并落实。完善作业量控制和评价跟踪检查,定期召开分年级的学生座谈会,定期发放家长问卷,通过多途径做好教学质量的管理、跟踪与保障。
2.创新学科教学范式,继续践行高效愉悦
本学期结合“骨干教师教学展示节”的契机,各教研组将推进五育融合理念“以学生发展为本”核心思想的引领下,边实践边修改学科教学范式文本,力争得到教研组每个老师的认同。同时结合学科教学范式文本,逐渐形成学校“高效愉悦课堂”的标准。进而围绕“高效愉悦课堂”主题,继续开展全校教学研讨,以此作为提升课程领导力,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。
3.继续冲刺中考,力争不断突破
在往年的经验基础上,本届毕业年级将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跟踪,增强质量意识和目标意识,既要明确保优目标,又要有效控制后段学生的增长;注重中考相关信息的收集,积极参加市级项目学科研讨及按学科开设骨干教师示范课,定时召开教学研讨会,研究中考命题趋势和动向,对薄弱学科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分析指导,有效提高各科的教学质量。
根据九年级各学科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, 制定九年级提优补差,注重分层辅导方案,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, 在原有分层基础上,本学期积极尝试语文及体育的分层教学, 使优秀生持续发展,中等生得到提高,学困生达到合格。
在全力关注九年级的同时,提前思考和布局其余年级,专业扶助八年级、抓牢盯紧七年级,科学管理六年级。
(三)五育并举,做好体卫科艺工作
①体育工作做好基础常规工作。继续落实“阳光体育”工作,确保学生每天在校锻炼1小时,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。
②积极利用各类综合课程对学生进行教学与训练,促进每位学生有艺术特长的掌握。认真组织开展各类艺术、体育、科技比赛,并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,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③组织艺术、体育、科技教师参加各类学术研讨、培训、交流活动,不断提升专业能力。
④强化校园卫生常规管理,加强对学生个人卫生、校园环境卫生的教育与管理,促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,学校制定爱眼护眼实施方案,科学降低近视率。重视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,学校提高认识,强化责任担当,坚持科学防治,确保师生的安全,积极营造安全、清洁、卫生、优美、健康的校园氛围。
本学期教导处继续以教育教学质量为重, 以校本教研为抓手,重视常规与评价,保障学校教学工作稳步前进。
2024年2月